今年1月8号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了2015年度国家科学进步奖颁奖大会,党和国家领导人出席大会并为获奖人员颁奖。这一天对我以及工力所,甚至地震系统都是令人难忘和为之振奋的一天。
在颁奖大会上,谢老师科研团队20多年潜心研究完成的“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理论、方法及应用”这一项目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通俗的讲,性态设计是以定量控制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的期望值、保障结构的使用功能为目标。传统抗震设计则以满足保证生命安全为设防目标,是依据经验确定的,是半定性、半定量的。性态抗震设计方法,比只强调保障生命安全的传统抗震设计方法更为科学。
当我在电视里看到谢老师健步登上领奖台的那一刻,不禁为此而热烈地鼓掌。在谢老师稳健的步伐中,我看到了他不畏艰险、勇攀科学高峰的坚实脚步,在他微笑的脸上透着自信和坚毅。谢老师在我的心目中一直就是这样:困难面前不低头,荣誉面前不停步,总是以昂扬的姿态迎接新的挑战。
当谢老师载誉而归,我和学生们兴冲冲地跑去祝贺时,谢老师面带微笑的说,这是整个科研团队的荣誉,谢谢大家这么多年的努力和付出,这一页已经翻过去了,正好你们都来了,就布置一下后续的工作吧。我们几位面面相觑,谢老师看着我们一脸的不理解,放缓了声音说,获奖只是整个科研团队的阶段性结果,我们接下来还有很多事情要做,在创新的路上,我们始终要坚持走在前列,做在前面。
谢老师淡泊名利,我也深受教育。比如,他获奖无数,一直是新闻媒体追逐的科技明星,但谢老师反对针对其个人成就的宣传,多次拒绝过一些国家级、省级新闻媒体的采访。他还强调不主动接受媒体的采访,不接受有偿采访。他常说,做事情,要注重过程,笑看成果,搞出成果来,就过去了,不能总躺在原来的成果上,做科研永远要做新东西。为激励广大科研人员的科研热情,工力所的办公大楼中厅摆上了放大了的谢老师的获奖证书,结果第二天早上发现证书不见了。原来是谢老师每天早上上班很早,看到证书后就把证书拿走了。谢老师就是这样把功名利禄看得很淡。
人们常说“十年磨一剑”,可在谢老师不断开拓创新的科研生涯里又怎能用十年来计算?谢老师半个多世纪坚忍不拔、执着追求科学真理、不断攀登科学高峰的感人画面,一幕幕展现在我们眼前。
1960年,天津大学土木工程系刚刚毕业的谢老师怀揣追求科学事业之梦,毅然放弃家乡大上海的优裕生活和工作条件,只身来到了气候寒冷的哈尔滨,来到了中国科学院土木建筑研究所,也就是工力所的前身,从此扎根边疆56年。他谈到,当时他和一批新来的大学毕业生受到了中国地震工程学奠基人刘恢先先生的欢迎与鼓励。改革开放以来,许多沿海城市发展很快,哈尔滨因为地域等各种因素,经济发展相对缓慢。此时谢老师已是国内外知名的地震工程学专家,国内外许多机构单位纷纷伸出了橄榄枝,以优厚的待遇向他发出邀请,但都被谢老师拒绝了。甚至在科研经费和人员经费特别困难时期,面对高额科研启动经费、优厚的待遇,他都不为所动。
我们一般认为国内外有些好的科研条件和环境也许更适合搞科研,更能出成果。谢老师会很动情地对我们说:虽然科学不分国界,但我的国家培养了我,国家需要我们来建设,我的根在中国,虽然国内也有条件好的单位,但是我的事业在工力所。他对工力所的感情时时都会流露出来,他把工力所比作培养地震工程人才的摇篮,还常常夸赞哈尔滨美丽、有特色。这56年间,谢老师克服了生活上的困难,徜徉在他所钟爱的科学研究领域,达到了忘我的境地,坚守了那份科研人员的清贫,展现了共产党员的高尚情操。
谢老师主要从事强震动观测工作,是我国强震动观测与分析领域的奠基人之一。在建设我国强震动观测台网的同时,发展了适应我国仪器特点的观测和分析技术,之后完成了《强震观测与分析原理》一书,并开始在工力所亲自授课,成为地震工程领域的特色课程。作为谢老师的学生,我也继承了恩师的研究方向,强震动观测与应用也一直是我的科研方向。近十年来,我在工力所讲授强震动观测课程,谢老师的这本《强震观测与分析原理》仍是课程的首选经典教材。
在那段时期,谢老师科研工作进展迅速,成果卓著。他负责设计的唐山三维强震动观测台阵被国际学术界推荐为国际实验台阵;发展的强震动数据分析软件被评为是世界上最好的两种软件之一。他是国际上最早发现并定量证实“在不大的均匀场地上,地震动仍存在明显差异”,同时认识到“由于结构物的存在,与结构物自振周期对应的地震动频率分量得到加强”。谢老师是最早提出“最不利设计地震动”、“统一抗震设计谱”、“广义概念设计”、“城市防震减灾能力和评估”、“土木工程灾害”等理论和技术方法。谢老师主编的《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是我国第一部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国家推荐标准,支撑并推动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规范》等11部国家及行业规范的编制,被业内誉为“样板规范”。
谢老师从事地震工程及防灾工程研究达半个世纪,之所以能开展多项开创性工作,并取得重大突破,与他始终坚持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学术风格是分不开的。“想别人没想到的事,说别人没说过的话,做别人没做过的事”是谢老师经常教导学生的,也一直贯穿在他的科研工作中。早在1995年谢老师提出了建筑结构基于性态的抗震设计的理念,我们曾对该课题产生疑虑。科研团队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又一次次的重新开始,终于冲破了瓶颈,破解了难题。
谢老师是科学领域一位坚定的探索者,学术领域一位执著的创新者,也是教育领域一位辛勤的耕耘者。在与谢老师朝夕相处的二十多年中,我为得到谢老师的悉心指导和言传身教感到无比自豪和光荣。
我在读博士期间,按照谢老师的要求,不仅重视学业,也重视英文的学习,有幸在攻读博士期间被谢老师推荐到美国地质调查局做访问学者。在我读书的那个年代,这个机会十分难得。记得在临行之前,谢老师嘱咐我说:“国外的工作环境优越,要努力工作,同时也希望回国后要学有所用”。几年国外的学习与生活,使我开阔了眼界,也使我今天能够追随前辈的足迹,坚守自己的学业。栉风沐雨,薪火相传,如今我也是一名博士导师,我也在培养我的学生,我更有义务和责任,将谢老师求真务实、勇于追求科学真谛的精神传递给我的学生。
谢老师认为要培养一流的人才,最重要的是营造安心学习、刻苦钻研、迷恋创新的学术氛围以及良好的学术生态环境,具备崇尚学术自由争辩,倡导严肃、严格的治学精神。学生经常苦恼科研做不出,谢老师说,关键是要自己有独立思考和深入的钻研精神。找出原因,科研的问题就解决了一大半。他常说的一句话就是“精读文献一百篇,无师自通会科研”。
虽然在学术上谢老师是严厉的,但在生活方面,谢老师对学生却是十分贴心的长者。记得有一年端午节,一大早,谢老师抱着一个大大的食品袋来到我们办公室,亲切地对我们讲:“今天是端午节,你们没法回家过节,你们师母给你们包了粽子,每个人都有,大家趁热吃。”望着热乎乎的一大袋粽子,我们心里是暖暖的。
跟随谢老师做学问,我们也学会了做人的道理,抛弃了急功近利的浮躁思想,培养了脚踏实地做老实人、讲真话、干实事的作风,懂得了一个地震科技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必须急国家之所急,需人民之所需。正是在这种科学氛围和治学精神指导下,谢老师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的科研人才和管理人才。如今有些学生已成为院士、长江学者、杰青,他们在国内外各自的岗位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人们赞叹谢老师的成就时,总是认为谢老师有超人的聪明才智,非常人所能及。可实际上,鲜花与掌声背后是他超人般的付出。为了学好英语,他对学习达到了痴迷的程度,用常人难以想象的毅力,抓住任何可以利用的时间。当他把“英语九百句”背得滚瓜烂熟,当他把刘先生的若干英文论文整篇背诵下来、熟记于心的时候,他已经具备了熟练运用专业术语进行会话的英语表达能力,加上他对学科发展的敏锐洞察力和前瞻理念,为他后来加入国际减灾10年特聘专家委员会,以及与50多个国家的同行开展学术交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故事背后的故事使我们明白了成功与艰辛付出的关系,没有人能随随便便成功。谢老师坚忍不拔、永不放弃、不断探索的精神,也为谢老师在国内外赢得了荣誉。2008年,在第14届世界地震工程大会上,谢老师当选为“国际地震工程协会”的终身名誉理事,这是国际地震工程领域的最高学术荣誉和终身荣誉,也是迄今为止该组织名誉理事中唯一的中国学者。
几十年如一日,谢老师只要不出差,在工力所办公大楼,每天早上6点以前都能看到他的身影,从不间断。这个多年来的习惯已经成为了一种执著的坚持,就像他科学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面对这样骄人的成就和荣誉,他没有陶醉,依然在科学的领域不懈地探索着。正是因为这种坚持,使他成为防震减灾领域的领航人,地震行业的优秀代表。
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谢老师的智慧与风范无处不在,冀能以点及面地让我感悟其不同寻常的品格和魅力。我们在景仰老一辈科学家为建设祖国做出不可磨灭的贡献时,更应当继承和弘扬“开拓创新、求真务实、攻坚克难、坚守奉献”防震减灾行业精神,为防震减灾事业做出新贡献。